





她展现了“大国胸襟与担当”
任何运动,竞技层面的强势表现都是第一位的。
作为中国第一个UFC冠军,张伟丽在大洋彼岸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尤其是在非常时期(国内出现疫情,张伟丽几经辗转才抵达比赛地),张伟丽的胜利是一针振奋国人的强心剂,她在全世界面前诠释了中国人的坚韧与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比赛期间发酵已久的是是非非,中国姑娘的一言一行,都让全世界看到了属于中国的大国胸襟与担当。
“我们人类都是地球村的村民,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怀和信任,才是我们人类最强大的免疫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中国加油!世界加油!”
这是张伟丽比赛结束十几个小时后在个人社交平台上留下的一句话,你很容易由此联想到她获胜后在八角笼里的呼吁。
“疫情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全人类的事情”、“我不希望在八角笼里说垃圾话,我们都是武者,需要互相尊重,给孩子树立榜样,我们是冠军,不是暴君”……
传递中国武学精神的深邃
对手乔安娜赛前用疫情恶搞并狂飙垃圾话,但张伟丽选择用拳头打服对手,而获胜一刻却没有以眼还眼——那一瞬间现场主持和观众都被震撼到了,这是他们从未听过的获胜感言。
不是期待中那种西方选手习惯性的叫嚣,一个中国运动员用心怀天下的视角让对手之前的挑衅更显得荒唐和软弱:
这同样也是文化的碰撞,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武术精神,和对武学、武德更深邃的认识,让单纯崇尚武力和征服的西方格斗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彼时彼刻,这一切甚至比拳头本身更有力量,更能够直击心扉。
必须承认的是,竞技场上如果没有硬实力,你很难获得尊重,穆罕默德·阿里的传奇同样建筑在他围绳间的丰功伟绩之上。但如果仅有硬实力,缺乏必备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约束,体育偶像这个耀眼的光环也会随之褪色。
她代表了小人物的奋进
说到中国的体育偶像,刘翔、姚明、李娜之后,孙杨算得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但当下这个大男孩正处在人生的分岔路。
孙杨的今天并非他一人之过,家人的溺爱、舆论环境的纵容,让这个过去十几年只知道如何在泳池里游得更快的年轻人并没有成年人应有的判断力与担当,在周围形成的巨大温床下,孙杨似乎产生了一种错觉:拿冠军等同于一切。
也正因为此,或许会让眼下的张伟丽显得更为可贵。而她,曾经只是一个小人物。
早年张伟丽从事散打拿到过河北省冠军,后因受伤不得已退役,蹉跎的几年迫于生计张伟丽做过幼儿园老师、酒店前台、收银员、健身房教练兼销售等,但为了挚爱的搏击梦想,她重新出发。
和体制内的运动员不同,张伟丽进入职业搏击等同于“个体户”,所有的一切开销都要自己承担,一旦受伤,她可能面临数月没有保障的生活。
但这个姑娘选择直面,对于这些没有体制庇护的职业运动员而言,他们没有退路,于是乎张伟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别人是在打比赛,而我是在玩命!”
同样的故事其实也发生在中国现役的唯一一位世界拳王徐灿身上。
他无房无车,每天坐地铁去训练,却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为武汉捐款20万人民币。
而徐灿在休斯敦挑战世界拳王成功的那一刻,主持人问他,你的力量源于哪里?徐灿回答:“It is from China, I am Chinese.(我的力量来自于中国,我是中国人) ”
的确,爱国不只是拿金牌,同样需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中国运动员优良的精神风貌。
爱国并非索取,而是奉献。